无废”亚运 不止于赛——访亚运场馆设计师裘云丹

2023-10-08 13:36:26 编辑 10

杭州亚运会在历史上首次引入“无废”理念,并将其融入亚运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的全过程,预计杭州亚运会期间办会物资回收利用率不低于50%。作为杭州亚运会筹备的重要一环,每一座场馆不仅是展示中国的窗口,也充分表达了对运动员和观众的尊重与欢迎。在本次专访中,亚运场馆设计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裘云丹将带我们领略杭州亚运会场馆的魅力,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感受杭州的文化底蕴。


办公室装修|智能工装|专业空间设计

临平体育中心 裘云丹/供图


问:您所负责的亚运场馆项目,在设计上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裘云丹:本届亚运会共有56个场馆,其中新建场馆只有12个,大量比赛内容均为利用现有场馆进行有机更新来满足赛时需要,大大降低了场馆建设期间的碳排放总量。

以我负责设计的杭州黄龙体育中心改造项目为例,该中心亚运期间承担了足球、水球、体操等比赛任务。在本次亚运提升建设过程中,我们遵循有机更新的原则,充分利用了黄龙体育中心的现有场地资源。项目中唯一的新建内容则是供全民健身使用的空中跑道,通过该跑道及配套场地的建设,让黄龙体育中心重新拥有了青春活力。跑道建成后,每天会有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健身锻炼,成为杭州市一条著名的网红跑道。作为设计师和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以运河亚运公园为例,在设计过程中对基地内的原有湿地和河道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充分尊重场地内的原有地形地貌,顺应原有的地形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不破环原有土层。通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亚运公园内形成了湿地、湖泊、河流三级生态体系,该生态体系可以有效吸收和净化雨水,并通过海绵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将一部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绿地浇灌、车辆冲洗等日常用途,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通过“生态织补”的建设理念,有效保护和提升了场地内原有的生态资源。同时,在场地照明上,我们引入光导管技术,将自然光线充分引入场馆内部,有效减少照明灯光的使用量,节省能源消耗。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手段,相关亚运场馆不仅在比赛期间可以有效降低相关能耗,更可以在赛后长期运营过程中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场馆的全民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问:“智能”作为办赛理念之一,贯穿于筹备全过程。此次亚运场馆有哪些“黑科技”值得关注?

裘云丹: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作为亚运赛事体育馆,内部设施繁多,结构类型多样,施工标准高,涉及多个过程。如何高效、直观地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展示是一个难题。项目采用智慧场馆管理技术实现16大类10000余个前端设备及系统的集中运维,实现状态实时监测、告警实时感知、故障实时派单处理。基于AI的视频分析服务,实现照明、空调、安防等多类设备的自动控制,人流聚集及设备告警与就近监控协同。


问:大型体育场馆在建成后,除去一年中几个特定的时间,往往处于空置状态。您在设计场馆之初,是如何考虑赛后利用的?

裘云丹:“立足亚运、服务赛后”是本次亚运会的核心设计理念,因此在本此亚运场馆设计中特别注重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的有机结合,让场馆不但能很好地满足赛时需要,更能在赛后让普通群众“好用、能用、方便用”。如运河亚运公园,将赛时保障服务用房和赛后全民健身馆做了有效的结合,赛时为比赛热身馆、组委会办公、媒体中心等保障用房,赛后则可以快速转换为全民健身馆。又比如临平体育中心,内部设有亚运训练馆,赛后也可以立即转化为全民健身用房。


问:江南地区以其优美的水乡风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备受推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请问您作为主设计师,在本次亚运会场馆的设计理念中融入了哪些江南文化?

裘云丹:杭州的天堂伞和良渚文化是杭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运河亚运公园设计中在曲棍球馆和乒乓球馆的设计分别引入了杭州伞和良渚玉璧的设计元素,曲棍球馆展开的罩棚犹如一把展开的天堂伞,而乒乓球馆在黄色的表皮映衬下则犹如蓝色天空下一块闪亮的玉璧。


问:亚运会之后将举办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亚运场馆通过硬件设施升级、软环境升温,形成功能完善、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暖心亮点?

裘云丹: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和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无障碍设施的需求,不但在观众流线上设置了完善的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服务设施,更在媒体、运动员流线上也充分考虑了无障碍使用的需要,配套了无障碍淋浴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使得整个场馆满足全面无障碍通行使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一些家庭照顾老人、小孩的需要,我们进一步配套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对一些困难人群提供进一步的人性化关怀。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9月25日5版《“无废”亚运 不止于赛——访亚运场馆设计师裘云丹》